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57:52    次浏览
三湘都市报讯(记者蔡平通讯员陈慧)自2014年以来,为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要求,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在前期助农取款服务广覆盖的基础上,全面深化助农取款服务内涵,着力改善贫困地区支付服务环境,取得显著成效。截至今年8月末,全省累计发展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6万个,累计办理各项业务6422.6万笔,金额832亿元。全省农村地区人均银行卡达2.7张,逐步接近城市水平。全省农村地区累计安装POS机具22万台,布放ATM机具10337台,平均每万人拥有POS机具53台,ATM机具2.4台,分别为2014年初的1.6倍和1.5倍。贫困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不断改善,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为金融精准扶贫提供了有力支撑。为进一步规范助农取款业务发展,更好发挥其对金融精准扶贫的助推作用,2016年2月,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按照统一规则、统一接入、统一定价、统一业务模式的原则,建成运行湖南省农村支付综合服务平台。通过平台能够办理助农取款、现金汇款、转账汇款、代理缴费等各类农村支付业务,同时支持创新业务拓展。目前,湖南省所有涉农交易均通过平台处理。8月10日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,专题部署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。为更好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、全面推进金融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,下阶段,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将以农村支付综合服务平台为依托,充分发挥平台现有优势,不断深化助农取款服务内涵,全面提升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水平。一是依托平台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,补齐扶贫攻坚短板。截至目前,湖南全省8000个贫困村中尚有1000余个行政村未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,村级基础金融服务缺失,形成金融服务空白地带。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已经将全省贫困地区农村支付环境建设“村村通”纳入2016-2020年湖南省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规划,指导、督促各助农取款服务承办银行,按照远近搭配、分片包干的原则,在2016年内将助农取款服务覆盖到全省所有贫困村,推动基础金融服务进村进户,为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金融支撑。依托农村支付综合服务平台,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将对全省8000个贫困村助农取款服务开展情况进行监督评估,确保所有贫困村均可实现小额扶贫资金足不出村即可支取,农民群众能够就近便利地获取最基础的支付结算服务。二是依托平台助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,开辟扶贫开发新路径。 2015年8月,商务部、人民银行等19 部委联合出台了《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》,要求加大农村电商金融支持力度,目前湖南省已有8个县市被确定为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。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选取部分县(市),鼓励助农取款服务承办银行以服务点为依托,与供销、邮政、快递及村淘、京东等电商企业整合建设服务网点,实现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、助农取款服务点相互依托建设。借助农村支付综合服务平台各项金融服务功能,充分发挥服务点既有优势,从资金流通、结算效率等方面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步伐,借助电子商务放大特色农业优势,提升现代农业效益,加快助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。三是依托平台服务扶贫“五个一批”,实现与金融精准扶贫无缝对接。“五个一批”扶贫规划中不管是用于产业扶贫、移民搬迁扶贫的信贷资金,还是用于生态补贴扶贫、社保兜底扶贫、教育扶贫的财政补贴资金,均可以依托助农取款服务,让各类扶贫资金尽快到达贫困人口手中,实现汇、划、转无障碍。此外,农村支付综合服务平台是一个开放型的平台,除现有业务模式外,还可以在平台上加载缴费、信贷、理财等金融功能。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鼓励各机构结合农民、农户、贫困人群等群体的需求特点,积极研究开发成本相对低廉、操作简单、安全性较好的便农惠农新兴支付产品在平台上推广运用,不断完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和产品体系,提升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可获性与便利性。四是依托平台强化金融风险防控,提升贫困地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水平。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,金融风险出现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。尤其是在偏远的贫困地区,农民群众风险意识较弱,风险承受能力较差,风险防范面临较大压力。农村支付综合服务平台具有实时交易监测和统计分析功能,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督促各助农取款服务收单机构,以平台为依托,加强服务点异常交易监测,严格服务点的日常经营管理,定期对服务点进行现场巡检,规范服务点业务操作,杜绝服务点从事民间融资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以及其他违法违规活动,确保各类业务健康发展。同时,充分发挥农村地区金融网点和服务点面向群众、扎根乡村的优势,加大日常宣传工作力度,提升农民群众对非现金支付工具和助农取款服务的认识,引导其合法维护自身权益,营造和谐稳定的农村支付环境。